鄭成功登臺路線 | 明鄭時期 |
![]()
|
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率軍渡海來臺,擊敗荷蘭人,建立漢人政權。本圖綜合現今各學者的研究成果,將鄭成功渡海登臺的路線分為三段。第一段: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陽曆4月22日),鄭軍由金門料羅出發,三月二十四日(4月23日)到達澎湖,鄭成功駐蒔內嶼。第二段:三月二十七日(4月26日)由澎湖出發,至柑桔嶼阻風,返回澎湖。第三段:三月三十日(4月29日)由澎湖再出發,四月一日(4月30日)早上到達鹿耳門水道口,中午鄭軍船隻趁漲潮通過鹿耳門水道,最後由禾寮港登陸臺灣。 |
編繪 分類
資料 進入系統 |
資料來源
林文漲 著 , 《回首鹿耳門:紀念鄭成功復臺333週年》 , 1994, 台南市: 鹿耳門天后宮文教公益基金會, 廈門大學鄭成功歷史調查研究組 編 , 《鄭成功收复台灣史料選編》 , 1982,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歷史研究室 編 , 《鄭成功研究國際學朮會議論文集》 , 1989, 南昌市: 江西人民出版社, 陳碧笙 著 , 《鄭成功歷史研究》 , 2000, 北京市: 九洲出版社, 朱傑勤 著 , 《鄭成功收复台灣事蹟》 , 1971, 東京都: 龍溪書舍, 揆一(Coyet, Fredrik)、李辛陽、李振華 揆一著,李辛陽、李振華合譯 , 《鄭成功復臺外記》 , 1955, 台北市: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楊英 著 , 《從征實錄》 , 1995,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國強 著 , 《鄭成功与高山族》 , 1982, 南昌市: 江西人民出版社, 林勇 著 , 《考證鹿耳門專輯》 , 1962, 台南市: 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盧嘉興 著 , 《鹿耳門地理演變考》 , 1965, 台北市: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顏興 著 , 《鄭成功復明始末記》 , 1953, 台南市: 顏興, 王世慶 著 , 〈鄭成功復臺登陸地點考證報告書〉, 《臺灣文獻》 , 15:4, 19641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63-74, 王世慶 著 , 〈鄭成功復臺登陸地點考證第二次報告書〉, 《臺灣文獻》 , 15:4, 19641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75-76, 黃典權 著 , 〈鄭成功復臺大軍始登史事考察〉, 《歷史學報(成大)》 , 15, 198903,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171-219, 石萬壽 著 , 〈鄭成功登陸臺灣日期論爭平議〉, 《臺灣風物》 , 38:4, 198812, 台北縣: 臺灣風物雜誌社, 47-67, 石萬壽 著 , 〈鄭成功登陸臺灣日期新探〉, 《臺灣文獻》 , 28:4, 19771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26, 石萬壽 著 , 〈鄭成功登陸臺灣日期新探補述〉, 《臺灣風物》 , 32:4, 198212, 台北縣: 臺灣風物雜誌社, 1-13, 張菼 著 , 〈從航海問題研究鄭成功鹿耳門登陸的日期〉, 《臺灣風物》 , 26:3, 197609, 台北縣: 臺灣風物雜誌社, 72-79, 翁佳音 著 , 〈重覓鄭成功大軍登陸的舞臺—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 《臺灣文獻》 , 52:3, 200109,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81-296, 田大熊、石萬壽 田大熊著,石萬壽譯註 , 〈國姓爺的登陸臺灣〉, 《臺北文獻》 , 直44, 197806, 台北市: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11-121, 田大熊 著 , 〈錯誤的臺灣光復紀念日—鄭成功復臺紀念日新證〉, 《臺北文獻》 , 直57、58, 198203, 台北市: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41-259, 張菼 著 , 〈鄭荷和約簽訂日期之考定及鄭成功復臺之戰概述〉, 《臺灣文獻》 , 18:3, 196709,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