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照片記載著一個時期自然的(如地形、山川、河流等)及人為的(土地利用、聚落分佈、行政疆域等)景觀狀況,提供了最直接、真實、豐富的地表概況。宏觀的俯視地表不僅提供特定目標的全貌概況,也顯示出目標與其他特定地形地物之間的相對關係。不同時代的航空照片忠實記載著當時的地面情形,反映出其時其地的文化記錄,對於我們探究過去的舊貌與社會文化的變遷等,提供了最真實的證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前身為能源與資源研究所,簡稱工研院能資所)成立之初,自經濟部礦務局接收一批臺灣早期航空照片,這批照片拍攝時間為戰後1947~1970年之間,美軍及國軍利用飛機拍攝臺灣地區之航空照片,數量達3,500張,範圍涵蓋臺灣本島。在能資所與中央研究院通力合作下,這些航空照片目前已經全部數位化,並且透過Web GIS及數位建檔工作,建立臺灣早期舊航照影像查詢系統,一方面試圖透過數位化的技術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資產,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資訊系統提升應用研究的效益。
進入 臺灣早期舊航照影像查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