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北臺灣西班牙人據點圖 | 荷西時期 |
![]()
1626年北臺灣西班牙人據點圖 |
《Descripcion del puerto de los Espanoles en Ysla Herm》、《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 |
1626年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 本彩圖原藏於西班牙塞維拉印度檔案館(Archiyo de Indias de
Sevilla),圖名為Descripcion del puerto de los Españoles en Ysla Hermosa(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可能是1626年間所繪製。 按1624年,荷蘭人佔領安平地區後,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深感威脅。1626年菲律賓總督Don
Fernando de Silva遣Antonio Carrenõ de Valdes率「大划船」(西班牙文稱galera;英文稱galley)2艘,戎克船12艘征臺灣。5月5日自Cagayan出發,沿臺灣東海岸北上,11日抵三貂角(S.
Tiago),12日進入雞籠港,名其地為Santisima Trindad(「聖三位一體」之意),16日在社寮島舉行始政式儀式,並開始築城,城名:「San
Salvado」(「聖救世主」之意)。此年7月,菲律賓總督易人,卸任總督上書西班牙國王,報告任內重要政事,其中有敘佔領雞籠之理由、經過及利害,並附有一圖,此當即本地圖。 本圖描繪雞籠港可謂甚詳。灣口有一島,即今日之和平島(社寮島),其南端有一港灣,繪有許多家屋,並泊有4艄划船。在其西南角及西北高地註名云:「要在此港設要塞」(En esta parte se fortifica)。港內若干處,註記水深2
2/1 噚(brazas)。和平島對岸亦繪有許多家屋,註云:「土民的部落」(Rancheria de los naturales)。山區則註「出產許多木材的大山」(MONTES
GRANDES DE MUCHA MADERA),表示所悉未多。西方有一「大河」(Rio Grande),即淡水河是也。東方海岸尚有二灣,記「S. Tiago」與「S.
Catalina」,為今三貂角與蘇澳。
|
編繪 分類
資料 進入系統 |
資料來源
陳宗仁 著 , 〈東亞海域多元競爭勢力下雞籠、淡水地位的轉變(1400-1700)〉, 2002,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Jose E. Borao 著 , Spaniards in Taiwan, 2001, 台北市: 南天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