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臺灣輿圖》 清領時期
   

《乾隆臺灣輿圖》上地名點圖

《乾隆臺灣輿圖》臺灣北部

乾隆中葉台灣輿圖

〈乾隆中葉臺灣輿圖〉,彩繪紙本,縱四十六公分,橫長六百七十五公分[1]。應係清內廷所藏,為北平圖書館原藏,中央圖書館代管,現典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目名為「臺灣地圖」,圖上無圖名,未記繪製年代且不著繪者。民國七十一年,當時代管的國立中央圖書館將此圖以彩色影印卷軸方式發行,題為「臺灣地圖」,本圖因而得以廣為流傳[2]

本圖成圖時間不詳,但因圖上地物數量眾多,繪記詳細,有數位專家學者得以據此考證本圖大大略的繪製年代。陳漢光在其編著《北臺古輿圖集》中收有此圖,並說明:「考其內容所列建置,止於乾隆二十一年,再觀其所載街庄,似可推定為乾隆中葉所繪。[3]」黃典權則著有〈「臺灣地圖」考索〉一文,以圖上繪有的官署及府廳縣城建置存廢年代為基礎,相互比較,推定本圖的製作年代下限為乾隆三十二年[4]。此外黃典權還進一步研究圖上展現出的某些地名、軍備單位、註記,從中發掘了許多書本史料未記載的資訊。他有一段心得是「這幅地圖似乎提供了一份一般史料難詳的臺灣地區警衛或兵防的重要史料,彰顯了乾隆三十、四十年這一時段安全措施的全面規模,值加珍視。[5]」,可說為本圖的史料價值作了精闢的詮釋。

〈「臺灣地圖」考索〉的成就頗獲地理學家施添福為稱讚,但對本圖的繪製年代另有不同看法,在〈「臺灣地圖」的繪製年代〉一文中,施教授提出若本圖繪製年代下限是乾隆三十二年,則圖上應有:(1)乾隆三十一年創建的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衙署,(2)乾隆二十六年移駐的斗六門巡檢署,(3)乾隆二十六年移駐的阿里港縣丞署,(4)乾隆二十四年創建的南投縣丞署。事實上本圖並無上述衙署;另一方面圖上繪有乾隆二十一年改建的淡防廳署。因此施教授認為本圖繪製年代的上下限似應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之間[6]。夏黎明在其著作《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一書中亦採用此一觀點[7]。而洪英聖在其研究本圖專書《畫說乾隆臺灣輿圖》中則提出兩點:(1)府城內縣署新改的海東書院改建年代,(2)本圖與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乾隆三十九年版,記載內容到乾隆三十年為止),內容有相當程度的關連性,推測本輿圖呈現的內容,可能是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間的臺灣社會概況。本圖繪製年代至今仍無定論,學者們比照圖上各建物在方志中的年代記載,有時有矛盾產生,可能是因為本圖的繪製持續了數年的時間,但從上述學者的研究中,至少可確定本圖繪製的內容當屬乾隆中葉時期。

在範圍及繪製方式方面,本圖類似〈康熙中葉台灣輿圖〉,南起「沙碼磯頭」(今恆春半島),北至「大雞籠城」(今基隆港外和平島),東抵山地,西至海岸,並兼及岸外的若干島嶼砂洲,包含了整個臺灣的西部,而未及「蛤仔蘭」(今宜蘭縣)等「後山」(今宜蘭、花蓮、臺東、屏東等縣的臺灣東海岸一帶)地區[8]。運用古式的山水示意繪法,缺乏經緯度或其他座標系統,亦無東西南北的方位標示,圖採上為東、下為西、左為北、右為南的橫軸式畫法[9]。對城池的描繪比例特別放大醒目,如竹塹城、彰化縣城、諸羅縣城、臺灣府城、鳳山縣城等均如實繪出當時的城門與城牆型態,不論是土城、柵城或環植莿竹,都清晰易讀;軍備重要據點如紅毛城、大雞籠城及營盤亦以較細緻的筆法加以描繪[10]。聚落均以寫實方式表達,且頗有規則可循,數量方面則超出〈康熙中葉台灣輿圖〉甚多,有記載名稱的原住民部落超過三百三十個,漢人聚落名詞則超過四百多個(軍隊和官衙數量則是二百一十四個)。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中葉台灣輿圖〉中主體聚落為原住民,但在本圖中漢人聚落已超過原住民聚落,顯現出乾隆時期,臺灣各族群聚落急速變化的狀況[11]

本圖雖未採用西方傳教士引入的任何西式繪畫技巧,對於方位、距離、比例尺的控制,精確程度較低。但擁有山水畫法筆工精美、內容詳實的優點。圖上的許多部份,包括水係、港口、城池、官署、營汛、街肆、庄厝、社、道路,以及為數龐大的各種旁註如里程、官兵配置、港口形勢等,在清代所有的臺灣全圖中,均屬最上乘。若就一幅地圖所能傳遞的總體資訊而言,不論是質與量各方面,本圖無疑是最傑出的一幅清代地圖[12]



[1] 夏黎明,〈乾隆臺灣輿圖〉,《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03,頁1248,頁31。為實測中央圖書館影印圖所得,與陳漢光在《北台古輿圖集》中所說相同,但與影印圖所附的發行資料橫長六百六十七公分不同

[2] 夏黎明,〈乾隆臺灣輿圖〉,《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頁123

[3] 陳漢光、賴永祥編,《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5年3月,頁14。

[4] 黃典權,〈「臺灣地圖」考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06,頁125

[5] 黃典權,〈「臺灣地圖」考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頁129

[6] 施添福,〈「臺灣地圖」的繪製年代〉,《臺灣風物》382,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1988.06,頁95

[7]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台北中和:知書房出版社,1996.06,頁44。

[8]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頁124。

[9]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頁124。

[10]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頁127。

[11] 洪英聖,《畫說乾隆臺灣輿圖》,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08,頁259。

[12]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44。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朱瑪瓏、王祿驊  整理

分類

地名

資料

《乾隆臺灣輿圖》地名

進入系統

編修本主題圖nclmap

 

資料來源

中國地理學會 編 ,  《臺北市行政區域圖(二萬分之一尺)》 , 1991年10月, 台北市: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地圖集。石再添主持,石慶得、曾正雄編審,

戶外生活圖書公司地圖製作部 編 ,  《臺灣全圖百科事典》 , 1998年2月修訂版, 台北市: 戶外生活圖書公司, 地圖集,

王世慶 著 ,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 , 1996年12月,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王瑛曾 編纂 ,  《重修鳳山縣志》 , 1995年4月重印, 台北市: 宗青圖書公司,

王鑫 著 ,  《臺灣的地形景觀》 , 1980年7月, 台北市: 渡假出版社,

古福祥 纂修 ,  《屏東縣志‧地理志》 , 卷一, 1966年6月, 屏東市: 屏東縣文獻委員會,

石再添 主編 ,  《臺灣省行政區劃概況地圖集》 , 1992年10月,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地圖集,

伊能嘉矩 著 ,  《臺灣文化志》上卷 , 1985年11月翻譯重印,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安倍明義 著 ,  《臺灣地名研究》 , 1937年(昭和12年), 台北市: 蕃語研究會,

吳進喜 著 ,  《高雄縣聚落發展史》 , 1997年, 高雄縣: 高雄縣政府, 施添福編纂,

李汝和 著 ,  《清代駐臺班兵考》 , 1971年,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乾朗 著 ,  〈臺灣媽祖廟與閩南媽祖廟建築之比較〉, 《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7年9月,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359-374,

周宇廷 著 ,  《北臺灣公路地圖集》 , 1995年5月再版, 台北市: 大輿出版社, 地圖集,

周宇廷 著 ,  《中臺灣公路地圖集》上 , 1998年4月再版, 台北市: 大輿出版社, 地圖集,

周宇廷 著 ,  《中臺灣公路地圖集》下 , 1998年4月再版, 台北市: 大輿出版社, 地圖集,

周宇廷 著 ,  《南臺灣公路地圖集》 , 1997年5月再版, 台北市: 大輿出版社, 地圖集,

周鍾瑄 主修 ,  《諸羅縣志》 , 1995年4月重印, 台北市: 宗青圖書公司,

林衡道 著 ,  《臺灣史蹟名勝之導遊》 , 1978年3月修訂五版, 台北市: 青文出版社,

青山大太郎  ,  《臺灣堡圖》 , 大正4年2月1日三版, 臺北: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地圖集。施添福監製,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重印,

施添福,翁佳音,廖秋娥,黃致誠 著 ,  《臺灣地名辭書‧基隆市》 , 卷十七, 1996年12月,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英聖 著 ,  《情歸故鄉-臺灣地名探索》 , 1998年2月初版六刷, 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洪英聖 著 ,  《臺灣先住民腳印》 , 1993年, 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洪敏麟 著 ,  《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地名沿革篇》 , 1995年8月, 南投市: 臺灣文獻會,

洪敏麟 著 ,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 , 1980年4月,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 著 ,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 , 1983年6月,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 著 ,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 , 1984年6月,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 著 ,  《臺灣地名沿革》 , 1979年, 台中市: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洪敏麟 總編 ,  《草屯鎮志》 , 1986年12月, 南投縣: 草屯鎮公所鎮志編纂委員會,

洪敏麟 著 ,  〈古沙馬磯頭位置的調查報告書〉, 《臺灣文獻》 , 17:2, 1966,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48-72,

洪敏麟,李汝和 著 ,  《臺灣省通志‧同冑志第九冊》 , 卷八, 1972年12月,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屠繼善 纂修 ,  《恆春縣志》 , 1995年4月重印, 台北市: 宗青圖書公司,

陳哲三 著 ,  〈水沙連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 《臺灣文獻》 , 49:2, 1998.6,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35-69,

陳培桂 著 ,  《淡水廳志》 , 1963年8月, 台北市: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培桂 著 ,  《淡水廳志》 , 1995年4月重印, 台北市: 宗青圖書公司,

陳盛韶 著 ,  《問俗錄》 , 1997年11月重印,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鹿野忠雄 著 ,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 , 1984年6月再版,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文薰譯,

傅恒 監繪 ,  《清職貢圖選》 , 1996年9月,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

曾玉昆 著 ,  《高雄市地名探源》 , 1997年, 高雄市: 高市文獻會,

楊仁江 著 ,  《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檔案圖說》 , 1995年6月, 台北市: 內政部,

臺灣省民政廳 編 ,  《臺灣省各縣市寺廟名冊》 , 1987年11月,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省民政廳 編 ,  《臺灣省概況圖》 , 1983年7月,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地圖集,

趙樸 修 ,  《嘉義縣志‧政事志》 , 卷三, 1979年, 嘉義市: 嘉義縣政府, 賴子清等纂,

劉秋亨  ,  〈澎湖縣地圖〉, 台北市: 經緯文化圖書出版, 單幅地圖。九萬四千分之一圖,局版臺字2801,

潘英 著 ,  《臺灣平埔族史》 , 1998年1月, 台北市: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潘敬尉 主編 ,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 1979年6月, 台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盧嘉興 著 ,  〈臺南縣古地名考〉, 《輿地纂要》 , 南瀛文獻叢刊第二輯, 1981年6月, 新營市: 臺南縣政府,

盧嘉興 著 ,  〈曾文溪與國賽港〉, 《輿地纂要》 , 南瀛文獻叢刊第二輯, 1981年6月, 新營市: 臺南縣政府,

瞿蛻園 著 ,  〈歷代職官表簡釋〉, 《歷代職官表》 , 1974年, 台北市: 樂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