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人口統計 清領時期
   

嘉慶十六年(1811)各縣人口數

光緒十九年(1893)各縣人口數

清代臺灣人口統計

對於臺灣歷史人口的統計研究,限於諸多文獻資料尚待深掘、釐清與推證,因此臺灣各時期人口總數的消長變化,過去學者們並未有一致的共識。這方面與歐美歷史人口學研究成果相比,更是相形見絀。面對相關史料的缺憾,以及臺灣各方志中賦役戶口統計的不可靠性,如何再呈現臺灣人口的變化,除了靠學者以最新的研究彌補之外,還可利用地圖將臺灣人口分布情形做清楚的說明。

本圖各縣人口統計與人口密度,是根據陳紹馨的研究來繪製的。嘉慶十六年(1811),地方當局曾查照各縣廳保甲門牌,核實土著流寓共計1,944,737,這可視為全臺漢人的人口數。至光緒十九年(1893),臺灣建省後三府十一縣三廳一州的人口數,共計2,545,731。由各地的人口變化、分布密度,可看出各地開發的概況。我們也希望能藉由此一操作平臺,研究者可以隨時做統計上的修正與歷史地圖的再呈現,將歷史人口統計研究引領到更高的境界。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唐立宗  整理

分類

人口分佈

資料

光緒十九年(1893)臺灣各縣人口數
嘉慶十六年(1811)臺灣各縣人口數

進入系統

編修本主題圖pop_1811
編修本主題圖pop_1893

 

資料來源

台灣省戶口普查處 編 ,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 , 1959, 台北市: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何炳棣  ,  《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 , 1989,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興雙, 王雅萍 編纂 ,  《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人口篇》 , 卷三, 2001,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孟祥翰 著 ,  〈日據時期臺灣東部地區人口增加之研究〉, 《文史學報》 , 21, 1991, 頁179-206,

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編 ,  《二十年來臺灣地區人口研究文獻目錄》 , 1994, 台北市: 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莊吉發 著 ,  〈清初人口流動與乾隆年間 (一七三六~一七九五) 禁止偷渡臺灣政策的探討〉, 《淡江史學》 , 1, 1989, 頁67-98,

陳永山, 陳碧笙 主編 ,  《中國人口‧臺灣分冊》 , 1990, 北京市: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

陳紹馨 著 ,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歷史變遷》 , 1979, 台北市: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溫振華 著 ,  〈日據時代臺灣的人口資料〉, 《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 14, 1990, 頁44-46,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編 ,  《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住居世帶及人口 : 大正九年十月一日(第三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 , 1921,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劉克智 著 ,  〈一八九五年以來臺灣經濟發展與人口之全面觀察〉, 《經濟論文》 , 1:1, 1973, 頁45-74,

劉縉紳 著 ,  〈臺灣光復四十年人口的變遷〉, 《臺灣文獻》 , 37:2, 1986,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55-190,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編 ,  《明治三十八年臺灣人口動態統計》原表部 , 1907, 臺北廳: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編 ,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要計表(街庄社別住居及戶口等)》 , 1907, 臺北廳: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編 ,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 明治三十八年 , 1908, 臺北廳: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