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東部後山圖 清領時期
   

光緒六年(1880)《臺灣輿圖並說》「全臺前後山小總圖」地名點圖

光緒六年(1880)《臺灣輿圖並說》「全臺前後山小總圖」番社位置圖

text

此圖亦是收錄在「臺灣輿圖並說」,由夏獻綸審定,余寵、王熊彪繪圖。不同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臺灣島,各類地名平均羅列於全島,種類繁多。相關番社的標註,四分之三分佈於卑南廳,少許在恆春縣與埔里社廳,前山地區幾乎不見以「社」為名的標示,可能與後山一帶漢人拓墾未久,尚有新墾地與番社並存的實際狀況有關。相較於清初地圖,東部後山漢人聚落點的明顯增加,無論是軍事營哨或者草寮坑埔,可清楚明見漢人於後山拓墾據點擴散,特別是花蓮北部、中部一帶。

相較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上的番社標示較為精簡,不像後山總圖有卑南溪以南以及花東海岸詳細的部落記載,前後山總圖僅約略註記該區具代表性的大社。且圖上記載處多為道路兩側的聚落點,隨著道路的開發或者港口的通運,其腹地或者相鄰處,往往就是人群的盤據點。從分佈點來看,當時的後山,除了山區據點仍屬稀疏外,平原或河谷地區多屬人跡可達,且民番雜處,各有各的生活空間與屬地範圍。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劉維茵  整理

分類

原住民與東臺灣

資料

光緒六年(1880)《臺灣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

進入系統

編修本主題圖aeast_1880_2
編修本主題圖aeast_1880_1

 

資料來源

申慶壁  總編纂 ,  《續修花蓮縣志‧土地志》 卷二 , 1995, 花蓮縣: 花蓮縣政府,

宋龍生 著 ,  《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篇》 , 1998,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宜憲 著 ,  〈晚清後山駐兵初探〉, 50:1, 2000,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13-42,

李宜憲 著 ,  〈晚清後山駐軍與民庄的關聯性〉, 《臺灣風物》 , 50:3, 2000,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83-114,

李宜憲 著 ,  〈晚清後山開撫議論之流變〉, 《臺灣風物》 , 31:3, 2001,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111-140,

吳明義 著 ,  〈阿美族社會制度的變遷與生活空間的邊緣化〉, 《玉山神學院學報》 , 4, 1996, 花蓮縣: 玉山神學院, 133-153,

吳永華 著 ,  《蘇花古道 : 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 , 1994, 宜蘭縣: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阮昌銳 著 ,  《大港口的阿美族(上)(下)》 ,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之十八, 1969,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邱敏勇 著 ,  〈清代集集水尾古道小考〉, 《臺灣風物》 , 45:2, 1995,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17-28,

邱敏勇 著 ,  〈羅大春開築北路兵力考〉, 《宜蘭文獻雜誌》 , 18, 1995, 宜蘭: 宜蘭文獻雜誌, 34-44,

邱敏勇 著 ,  〈臺灣後山順安城小考〉, 《臺灣風物》 , 51:3, 2001,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孟祥瀚 撰 ,  《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 , 1988, 台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孟祥瀚 纂修 ,  《臺東縣史‧開拓篇》 , 2001, 台東市: 臺東縣政府,

孟祥瀚 著 ,  〈十七、十八世紀臺灣東部的對外接觸〉, 《臺東文獻》 , 復刊2, 1997, 台東市: 臺東文獻,

苗允豐 編纂 ,  《花蓮縣志》 , 1974-1980, 花蓮縣: 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 總編纂 ,  《台東縣史》1-15 , 1989-, 台東市: 臺東縣政府,

施添福 著 ,  〈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 《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 30 , 1999, 台北市: 師範大學, 65-99,

施添福 總編纂 ,  《臺灣地名辭書‧臺東縣》 , 卷三 , 1999,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康培德 著 ,  〈南勢阿美聚落、人口初探-十七到十九世紀〉, 《臺灣史研究》 , 4:1, 1999,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5-48,

康培德 著 ,  〈一六四0至五0年代花東縱谷中北段村落區域勢力的變遷〉, 《臺灣史研究》 , 5:2, 2000,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康培德 著 ,  〈從地理學的區域概念試論東臺灣的型構--以「東臺灣研究」為主的討論〉, 《東臺灣研究》 , 5, 2000, 台東市: 東臺灣研究出版社,

康培德 著 ,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 :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 》 , 1999, 台北縣板橋市: 稻香出版社,

許木柱,廖守臣 等著 ,  《台灣原住民史-- 阿美族篇》 , 2001,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風德 著 ,  《清代之噶瑪蘭》 , 1990, 台北市: 正中書局,

廖守臣 著 ,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下)〉,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44,45, 1977,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守臣 著 ,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 , 1998, 花蓮市: 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詹素娟,張素玢 撰稿 ,  《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篇(北)》 , 2001,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北臺灣平埔族群史,

蔡光慧 著 ,  《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0-1894) 》 , 1998, 台北市: 師範大學,

潘繼道 著 ,  《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 , 2001, 台北縣板橋市: 稻鄉出版社,

劉克襄 譯著 ,  《後山探險 :十九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 , 1992, 台北市: 自立報社,

鍾淑敏 著 ,  〈政商關係與日治時期的東部台灣〉, 《國家與東部台灣區域研究發展史研討會》 , 2001,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 ,  《清會典臺灣事例》 , 1984, 台北市: 大通書局,

(清)羅大春 著 ,  , 《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 1987, 台北市: 大通書局,

(清)周鍾瑄;陳夢林 主修/總纂 ,  《諸羅縣志》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清)李丕煜;陳文達等 主修/編纂 ,  《鳳山縣志》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清)黃叔璥  ,  《臺海使槎錄》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清)陳倫炯  ,  《海國聞見錄》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清)夏獻綸;余寵 編製/繪圖 ,  《臺灣輿圖》 , 1959, 台北市: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 夏獻綸;余寵,王熊彪;王元 審定/繪圖/纂校 ,  《臺灣輿圖並說》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清) 夏獻綸;余寵,王熊彪;王元 審定/繪圖/纂校 ,  《臺灣輿圖並說》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清)胡傳 纂輯 ,  《臺東州采訪修志冊》 , 1983,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鹿子木小五郎 著 ,  《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 , 1985,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