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灣郵政事業 | 日治時期 |
|
說明
日據時代臺灣的郵政事業的發端,當為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登臺後在佔領地設立的野戰郵便局,先後設置過二十三所。[1]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臺灣總督府開始實施民政,軍郵機構撤銷,由普通郵政接續。當時的郵政機構結合電信業務,稱為郵便電信局。[2]至1902年一月重新修訂郵電機構組織官制,將各郵電機構劃為一等郵便電信局;二等郵便電信局;三等郵便及電信局;郵便及電信局出張所等四層級。[3]堡圖上的郵電機構圖例則有五種,共九十二所。分為郵便電信局(52所)、郵便局(5所)、電信局(1所)、郵電出張所(10所)、郵便出張所(24所),表示出各郵電機構所經營的郵政及電信業務範疇。再依當時文獻記載,則可定出各郵電機構屬於一等、二等、三等或出張所哪個層級。上述資料透過GIS的技術來呈現,即形成一幅可顯示堡圖上郵政單位的經營業務及層級分布的圖層。 |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分類 交通 資料 進入系統 |
資料來源
曹潛 著 , 《中華郵政史臺灣編》 , 198108, 台北市: 交通部郵政總局,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編 , 《遞信志》 , 19280920, 臺北: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志, 新道滿 編 , 《臺灣市街庄名讀方》 , 19381215, 臺北: 藤井秀夫, 藤井恭敬 著 , 《臺灣郵政史》 , 1918, 臺北: 臺灣總督府, 黃得峰 編譯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郵政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至明治三十二年)》 , 1920,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