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鐵路分布圖 日治時期
   

說明

text

清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巡府劉銘傳在臺灣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開始了臺灣鐵路的興建。在軍事、經濟的考量下,臺灣的第一段鐵路從台北大稻埕開工,穿越獅球嶺到達基隆,1893年再築至新竹。1895年開始,日人投入二千八百八十八萬圓經費,約十年的時間修築新竹以南的鐵路。1908年四月二十日,基隆到打狗(今高雄)縱貫線全線完工通車。到臺灣地形圖繪製時,又增加了縱貫海岸線、宜蘭線、潮州線(今屏東線)及臺東線。除了幹線鐵路之外,民間也興建許多地方鐵路,與林業、炭礦、製糖等產業的發展有關。縱貫鐵路的完成,是臺灣近代化歷程中一項極為重要的里程碑。它連接臺灣南北,彌補原本臺灣河川水運多為東西方向的不足,使南北交通往來更為通暢便利,與各種民間鐵路的連結也對臺灣的產業發展貢獻良多。

1895年開始,日人在臺修建鐵路,1901年淡水線完工,到1908年縱貫線﹝包括臺中線﹞從基隆到高雄完工通車,之後由於島上產業快速發展,臺中線所經山路造成運輸瓶頸,於1919年開始修建縱貫海岸線,1922年海岸線由竹南至彰化完工通車。另外,1917年宜蘭線〈基隆至新城〉在1924年通車,屏東線〈高雄至枋寮〉也在1941 完工通車。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許維珊  整理

分類

交通

資料

臺灣地形圖鐵路

進入系統

編修本主題圖traffic02_2

 

資料來源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編 ,  《臺灣鐵道史》 , 1910-1911,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 明治43-44年,

洪致文 著 ,  《臺灣鐵道傳奇》 , 1992, 台北市: 時報文化 ,

洪致文 著 ,  《珍藏世紀台灣鐵道.幹線鐵路篇》 , 2000, 台北市: 時報文化 ,

洪致文 著 ,  《珍藏世紀台灣鐵道. 地方鐵道篇》 , 2001, 台北市: 時報文化 ,

應大偉,吳小虹 著 ,  《鐵道歲月經典 : 臺灣鐵道寫真,臺鐵機動車輛小史》 , 1997, 台北市: 田野影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