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糖鐵營業線分布圖 日治時期

說明

text

各大製糖會社私設的製糖鐵道除了作為運輸甘蔗原料、砂糖成品、肥料機械外,由於串連西部平原的人口聚集處,各會社陸續經營起載客的「營業線」。1909年鹽水港製糖會社首先以「新營鹽水」線作起載客等一般運輸服務,其他會社亦跟進,使營業線總里程數從1909年的74.9哩到1915年末暴增為691.3哩。

糖鐵營業線對一般民眾的交通運輸習慣帶來了重大的改變,在公路修築、客運普及之前的二十世紀初期,糖鐵營業線與官營的縱貫鐵路透過轉乘,構成了便利的交通網。營業線直至二次大戰後仍存,民國71(1982)年最後一條糖鐵營業線台糖北港線停駛,坐「五分車」通勤,成為現今許多人的回憶。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朱瑪瓏 整理

分類

經濟產業

資料

大正四年(1915)糖鐵營業線起迄點
大正四年(1915)糖鐵營業線

進入系統

編修本主題圖industry14_4


糖廠與糖鐵

日治時期臺灣中部糖鐵營業線分佈圖

日治時期臺灣南部糖鐵營業線分佈圖

 

 

資料來源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 著/譯 ,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 , 1929, 台北市: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4中譯再版,

陳玟瑾 著 ,  《日據初期臺灣糖業與交通運輸關係探究:1896—1918年》 , 2000, 成大史研碩士論文,

台糖 著 ,  《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 , 台北市: 臺灣糖業公司,

宮川次郎 著 ,  《臺灣糖業批判》 , 1913, 東京: 糖業研究會,

楊彥騏 著 ,  《臺灣百年糖紀》 , 2001, 台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柯志明 著 ,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 2003, 台北市: 群學出版公司,

涂照彥/李明峻 著/譯 ,  《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 , 1975, 台北市: 人間出版社, 1991年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