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銀行分布圖 日治時期
   

說明

text

台灣於日治之前,現代銀行的系統並不完備。至1895年日本中立銀行在台北、基隆等地設立分行;1896年日本銀行設置台北日本金庫和日本銀行台北辦事處,而於1899年設立臺灣銀行,承辦上述兩銀行的業務後,台灣便漸具備現代化的銀行體系。臺灣銀行於開業後,便在台南、嘉義、台中、宜蘭等地陸設分行、辦事處,處理發行、存款、放款、匯兌業務。

日治時期的台灣,除臺灣銀行外,尚有多家普通銀行、台灣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國民政府來台之初,台灣尚留存臺灣銀行、台灣工商銀、彰化銀行、華南銀行、台灣儲蓄銀行等五家大型銀行。

臺灣銀行分布圖,僅以《台灣地形圖》上十處的銀行圖例點為依據,因在《台灣堡圖》上並沒有銀行的圖例點。從本圖不難發現,銀行的分布多集中於都會區,並位居都會中心。然所標示的圖例點數量有限,因此無法全面地看出當時台灣金融機構的發展情形。

 

 


編繪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林靖修  整理

分類

經濟產業

資料

臺灣地形圖銀行

進入系統

編修本主題圖industry15

 

資料來源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 ,  《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金融篇》 , 1980, 台北市: 眾文圖書,

臺灣銀行編纂室 編 ,  《臺灣銀行史》 , 1964, 東京都: 臺灣銀行史編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