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市場分布圖 | 日治時期 |
![]() |
編繪- -
分類
資料 進入系統 |
![]() |
說明
日治之前,人民平日民生用品的買賣大抵以交通往來頻繁的地點為主,並沒有特別的建置與管理辦法。然至1896年台灣鼠疫流行,日人認為必須改善台人雜亂、滋生病菌的市集,因此在官方的鼓勵下,開始在台北艋舺、大稻埕設立公設消費市場,並徵收公共衛生費。日後,對市場所徵收的公共衛生費,也成為推動台灣公共衛生建設的重要經費來源。 本地圖主要以台灣地形圖為底圖,參照分別於大正二年十二月(1913)和昭和三年(1928)《全島公設消費市場調》所繪製而成的地圖。所羅列的資料,範圍從1895至1945年間有記載的208個市場,市場的分布遍及全台。 市場不僅是台灣公共衛生的一環,也是無限地供給台灣人回味的場址。對市場內的各式飲食與各地名產的記憶與故事,至今仍不分世代地流傳、連結、渲染。所以本圖具有不完整的特性,因為它需要讀者去幫忙加以改寫與翻譯,成為一張具有故事性與刻劃生命痕跡的地圖。 |
資料來源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 , 《台灣省通志卷三衛生志》(上)(下) , 1980, 台北市: 眾文圖書, 新道 滿 編 , 〈台灣官衙學校所在地一覽表〉, 《台灣市街庄名 讀 方》 , 1938, 台北市: 一進堂印刷所, 永剛正巳 綜合監修 , 〈台南市場沿革誌〉, 《經濟保護事業-公設市場 家計》 , 植民地社會事業關係資料集,台灣篇, 2001, 東京都: 近現代資料刊行會, 永剛正巳 綜合監修 , 〈全島公設消費市場調〉, 《經濟保護事業-公設市場 家計》 , 植民地社會事業關係資料集,台灣篇, 2001, 東京都: 近現代資料刊行會, 屏東市役所 編 , 《屏東市勢要覽》 , 1985,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頁139, 高雄市役所 編 , 《高雄市制十週年略誌》 , 1985,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頁107, 山之內嘉兵衛、堀紫朗 著 , 《市場建築》 , 最新建築工學第六冊, 1935, 東京都: 東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