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部地區寺廟分布圖 | 變遷主題圖 |
![]() |
編繪- -
分類
資料 進入系統 |
![]() |
說明
移民開發與信仰中心位置有絕大關係。十七世紀以降,隨著移民遷臺、定居,連帶建立起以寺廟為信仰中心的移民社會圈。又,往往這些祭祀信仰與祖籍地所崇奉的神明、移民之職業、族群間的互動,從而形成極具特色的臺灣寺廟文化。 本圖是根據《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市寺廟概覽》、《基隆寺廟巡禮》、《臺灣鄉土全誌》等書籍,將其中明鄭至日治時期所創建的寺廟計約五百餘筆,考證出當代的確切位置,將之重新標示在地圖上。藉由不同時期寺廟分布的呈現,當可進一步探尋先民移居開發的進程,以及信仰祭祀圈的更迭。 |
資料來源
王志宇 著 , 《台灣的恩主公信仰 : 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 , 1997, 台北市: 文津出版社, 林富士 著 , 《略論臺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 :以臺北縣境內的有應公信仰為主的初步探討》 , 1995,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台北縣, 蔡相煇 著 , 《臺灣南部漁村廟宇與漁村文化研究報告》 , 1998, 台北市: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 Schipper, K.M. 著 , Neighborhood Cult Associations in Traditional Tainan, In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1977,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頁651-76, 台南縣, Suenari, Michio 著 , Two Types of Territorial Organization: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Hakka Village i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39 , 1985, Taipei: Academia Sinica, 頁29-46, Wang, Shih-ch'ing 著 ,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a Chinese Town,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 1974,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頁71-92, 三尾裕子 著 , 〈台灣漢人宗教祭祀地域社會〉, 《漢族鄰接諸族─民族諸動態》 , 1991, 大阪: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頁103-134, 山本曾太郎 著 , 〈宜蘭廳下神社及宗教概要〉, 《台法月報》 , 13:4, 1919, 頁9-14, 宜蘭縣,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編 , 《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 , 1997,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尹章義 著 , 〈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台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 《臺北文獻》 , 74, 1985, 頁1-38, 台北縣, 內政部 編 , 《台灣地區寺廟附設納骨堂(塔)名冊》 , 1990, 台北市: 內政部, 方淑美 著 , 〈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 1992, 師大碩士論文, 方豪 著 , 〈台北寺廟與地方之發展〉, 《方豪六十年自定稿》上 , 1969, 台北市: 台灣學生, 頁783-808, 台北, 木內裕子 著 , 〈廟宇活動與地方社區─以屏東縣琉球鄉民社會為例〉, 《思與言》 , 25:3, 1987, 頁25-40, 屏東縣, 木內裕子 著 , 〈境見「村」─台灣漁民社會事例〉, 《文化人類學》 , 5, 1988, 京都: 出版會, 頁83-99, 王世慶 著 , 〈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 《臺灣文獻》 , 23:3, 197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38, 王見川 著 , 《臺灣的齋教與鸞堂派》 , 1996, 台北市: 南天出版社, 王見川 著 , 《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 , 2000, 台北縣: 博揚文化, 王見川 著 , 《台灣媽祖廟閱覽》 , 2000, 台北縣: 博揚文化, 王盛烈 著 , 〈大甲、北港、新港媽祖廟簡介〉, 《民俗曲藝》 , 53, 1988, 頁82-97, 雲林縣, 王善芳 著 , 〈桃園縣寺廟發展之研究〉, 1992, 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州 編 , 《臺中州宗教關係調查》 , 1939, 台中縣, 台中州 編 , 《臺中州宗教關係調查》 , 1942, 台中縣, 台中州 編 , 《臺中州寺廟台帳》 , 昭和年間, 台中縣, 台北市民政局 編 , 《臺北市寺廟概覽》 , 1977, 台北市: 臺北市民政局, 台北市, 台北市民政局 編 , 《臺北市寺廟概覽》 , 1994, 台北市: 臺北市民政局, 台北市, 台北廳 編 , 《臺北廳社寺廟宇關調查》 , 1915, 台北廳 編 , 《臺北廳社寺廟宇關取調書》 , 1915's, 台南縣文獻會 編 , 〈台南縣寺廟調查表〉, 《南瀛文獻》 , 2:3-4, 1955, 頁57-78, 台南縣, 台南縣政府民政局 編 , 〈台南縣的寺廟與神明〉, 《南瀛文獻叢刊》第五輯 , 1983, 台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政府, 台南縣, 台南廳 編 , 《台南廳寺廟調查書》 , 1915, 台南縣: 編著, 台南縣, 台灣社寺宗教刊行會 編 , 《臺北州下於社寺教會要覽》 , 1933, 台北縣: 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 台北縣, 台灣省文獻會 編 , 《台灣省宗教調查表》 , 1959-60, 台灣省文獻會編纂組 編 , 〈苗栗縣各寺廟簡介〉, 《臺灣文獻》 , 24:1, 1974,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10-114, 苗栗縣,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編 , 《台灣省各縣市寺廟概況表》 , 1975, 南投縣: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編 , 《台灣省各縣市寺廟概況表》 , 1984, 南投縣: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第四科 編 , 《台灣省各縣市寺廟概況表》 , 1982, 南投縣: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廟宇名鑑編刊委員會 編 , 《台灣省廟宇名鑑─高雄縣市部》 , 1962, 高雄市: 興台文化, 高雄縣, 台灣觀光叢書編審委員會 編 , 《台灣寺廟名鑑》 , 1967, 台北縣板橋市: 興漢, 末成道男 著 , 〈村廟村境─台灣客家集落事例〉, 《文化人類學》 , 2, 1985, 京都: 出版會, 頁255-260, 末成道男 著 , 〈祭祀圈與信仰圈─基于台灣苗栗縣客家村落的事例〉, 《聖心女子大學論叢》 , 73, 1989, 東京: 聖心女子大學, 頁164-198, 苗栗縣, 末成道男 著 , 〈台灣漢族信仰圈域─北部客家村落資料中心〉, 《漢族鄰接諸族─民族諸動態》 , 1991, 大阪: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頁21-101, 民和國中 著 , 〈南投縣宗教信仰〉, 《南投文獻叢輯》 , 25, 1978, 頁50-60, 南投縣, 田井輝雄 著 , 〈台灣立立清代支那村莊及村庄廟〉, 《台灣文化論叢》 , 1, 1995, 台北市: 南天書局重印, 頁223-334, 石田浩 著 , 《台灣漢人村落社會經濟構造》 , 1985, 大阪市: 關西大學出版部, 石暘錐 著 , 《台南市寺廟台帳》 , 1942, 台南市, 石萬壽 著 , 〈台南市古蹟志〉, 《臺灣文獻》 , 28:1, 1977,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90-106, 台南市, 石萬壽 著 , 〈台南市寺廟的建置─台南市寺廟研究之一〉, 《臺南文化》 , 新11, 1981, 頁39-74, 台南市, 石萬壽 著 , 〈台南市宗教誌〉, 《臺灣文獻》 , 32:4, 1981,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3-56, 台南市, 石萬壽 著 , 《台灣的媽祖信仰》 , 2000, 台北市: 臺原出版社, 朱益宇 著 , 〈台灣民間信仰之寺廟廟埕空間之探討─以礁溪協天廟與慈天宮為例〉, 1996, 台大園藝所碩士論文, 江敦琳 著 , 《台灣寺廟》第一輯 , 1971, 台北市: 歷史文化, 江敦琳 著 , 《台灣寺廟》第二輯 , 1973, 台北市: 歷史文化, 江敦琳 著 , 《台灣寺廟》第三輯 , 1975, 台北市: 歷史文化, 江敦琳 著 , 《台灣寺廟》第四輯 , 1978, 台北市: 歷史文化, 池永歆 著 , 〈聚落存在空間的營建與詮釋〉, 《文化台灣》卷二 , 1996, 台北市: 大道文化, 頁53-66, 池永歆 著 , 〈聚落存在空間的貞定與詮釋:以嘉義內埔仔十三在頭十四緣〉, 《思與言》 , 34:2, 1996, 頁199-234, 嘉義縣, 池永歆 著 , 〈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十四緣區城構成為例〉, 1996, 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西田豐明 著 , 〈台南市寺廟現狀〉, 《民俗台灣》 , 2:9, 1942, 頁32-44, 台南市, 何培夫 著 , 〈台南市寺廟清代文物補遺〉, 《臺南文化》 , 新16, 1983, 頁141-162, 台南市, 余光弘 著 , 〈台灣地區名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3, 1982, 頁67-105, 余光弘 著 , 〈馬公的寺廟與市鎮發展〉, 《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會》 , 1982,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 頁451-480, 澎湖縣, 余光弘 著 ,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 《中研院民族所專刊》乙種19號 , 1988,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澎湖縣, 吳春暉 著 , 〈艋舺的古社團〉, 《臺北文物》 , 8:3, 1959, 頁95-104, 台北市, 吳春暉 著 , 〈艋舺古社團續述〉, 《臺北文物》 , 9:4, 1960, 頁30-34, 台北市, 吳進喜 著 , 〈台灣南部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構:以燕巢鄉烏鬼埔和林園鄉汕尾庄為例〉, 《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5, 台北市: 師大文學院, 頁543-552, 高雄縣, 吳源興 著 , 〈雲林縣志稿土地志勝蹟篇〉, 《雲林文獻》 , 23, 1980, 頁1-360, 雲林縣, 宋龍生 著 , 〈台北盆地樹林地區宗教團體的發展〉, 《考古人類學刊》 , 50, 1995, 頁80-117, 台北縣, 宋龍飛 著 , 〈永鎮聚落開漳聖王及其誕辰的祭典〉, 《台灣人文》 , 2, 1978, 頁53-63, 宜蘭縣, 李阿成,陳運棟,彭富欽 著 , 《苗栗縣寺廟文化之研究》 , 1988, 苗栗縣: 苗栗縣政府文復會苗栗縣總支會, 苗栗縣, 李根源 著 , 〈艋舺寺廟記〉, 《臺北文物》 , 2:1, 1953.4, 台北市: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李添春 著 , 〈台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 《臺北文獻》 , 1, 1962, 頁67-76, 台北市, 李清山 著 , 《安平廟宇分佈圖》 , 1995, 台南市: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台南市, 李清蓮 著 , 〈宜蘭縣內所有寺廟主神簡歷考〉, 《蘭陽雜誌》 , 24, 1982, 頁57-59, 宜蘭縣, 李瑞琪 著 , 〈台北市早期寺廟的形態及地位〉, 《逢甲建築》 , 12, 1974, 頁17-19, 台北市, 阮昌銳 著 , 〈綠島的民間宗教之研究〉, 《政大民族社會學報》 , 16, 1978, 頁191-246, 台東縣, 卓克華 著 , 〈嘉義市城隍廟的史蹟研究〉, 《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 , 1995, 台北市: 國史館, 頁143-168, 嘉義市, 周宗賢 著 , 《台灣民間結社的本質與機能》 , 1978, 台北市: 河洛圖書出版社, 周宗賢 著 , 《台灣的民間組織》 , 1986, 台北市: 幼獅, 宜蘭縣政府民政局文獻課 編著 , 《宜蘭縣寺廟專輯》 , 1979, 宜蘭縣: 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 岡田謙 著 , 〈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 《臺北文物》 , 9:4, 1960, 頁14-29, 林永根 著 , 〈南投縣寺廟沿革暨供祀神祇源流〉, 《南投文獻叢輯》 , 33, 1987, 頁1-187, 南投縣, 林秀英 著 , 〈蘆洲的寺廟與聚落〉, 《臺灣文獻》 , 29:1, 1978,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76-180, 台北縣, 林美容 著 , 〈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 62, 1987, 頁53-114, 台中縣, 林美容 著 , 〈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 《臺灣風物》 , 37:1, 1987,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頁53-81, 台中縣, 林美容 著 ,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 《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 , 1988,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頁95-125, 林美容 著 , 〈彰化媽祖的信仰圈〉,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68, 1990, 頁41-104, 彰化縣, 林美容 著 , 《草屯鎮鄉土社會史資料》 , 1990, 台北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台中縣, 林美容 著 , 〈台灣中部地區的曲館與武館〉, 《台灣史料研究》 , 1, 1993, 頁47-56, 林美容 著 , 〈台灣齋堂總表〉, 《台灣史料研究》 , 6, 1995, 頁26-41, 林美容 著 , 〈祭祀圈、信仰圈與民俗宗教文化活動的空間形構〉, 《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 1996,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美容 編 , 《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 , 1997,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美容 著 , 《彰化縣曲館與武館》 , 1997, 彰化縣: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彰化縣, 林美容 著 ,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 , 1997,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彰化縣, 林美容 著 , 《高雄縣民間信仰》 , 1997, 高雄縣鳳山市: 高雄縣政府, 高雄縣, 林美容 著 , 〈台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 《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 , 1999,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頁69-88, 林美容 著 , 〈高雄縣王爺廟分析-兼論王爺信仰的姓氏說〉,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88, 2000, 頁107-132, 高雄縣, 林美容 著 , 《祭祀圈與信仰圈:台灣的民間信仰與社會組織》 , 2001, 台北市: 聯經出版社, 林美容,三尾裕子 編 , 《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文獻目錄》 , 1998, 東京: 風響社, 林美容,周益民,王見川 著 , 《高雄縣教派宗教》 , 1997, 高雄縣鳳山市: 高雄縣政府, 高雄縣, 林美容,張昆振 著 , 〈台灣地區齋堂的調查與研究〉, 《臺灣文獻》 , 51:3, 2000,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203-235, 林晉德 著 , 《神,祖靈,鬼之性質及地位對澎湖祠廟空間之影響》 , 1998, 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澎湖縣, 林富士 著 , 〈貢寮地區廟宇巡禮〉, 《北縣文化》 , 43, 1995, 頁64-69, 台北縣, 林會承 著 , 《鹿港街鎮結構之研究》 , 1985, 台北市: 境與象, 彰化縣, 林會承 著 , 〈澎湖村莊空間組織的研究架構〉, 《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 , 1995, 台北市: 吳三連基金會, 頁139-171, 澎湖縣, 林萬傳 著 , 〈中山區寺廟誌略〉, 《臺北文獻》 , 81, 1987, 頁47-50, 台北市, 林衡道 著 , 《台灣寺廟大全》 , 1974, 台北市: 青文出版社, 林衡道 著 , 〈台北市的寺廟〉, 《臺北文獻》 , 2, 1962.12, 台北市: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林衡道 著 , 〈台灣的聚落與寺廟〉, 《中國一周》 , 504, 1959, 頁7, 林衡道 著 , 〈新竹南郊諸寺觀建除沿革〉, 《臺灣文獻》 , 10:4, 1959,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79-82, 新竹縣, 林衡道 著 , 〈台灣東部宗教調查〉, 《臺灣文獻》 , 11:4, 1960,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08-112, 林衡道 著 , 〈台北市的寺廟〉, 《臺北文獻》 , 2, 1962, 頁53-80, 台北市, 林衡道 著 , 〈台灣農村寺廟分布情形之調查〉, 《臺灣文獻》 , 13:3, 196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53-167, 林衡道 著 , 〈台南市寺廟調查〉, 《臺灣文獻》 , 13:3, 196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74-180, 台南市, 林衡道 著 , 〈獅頭山附近各鄉民間信仰調查〉, 《臺灣文獻》 , 13:4, 1962,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07-110, 新竹縣, 林衡道 著 , 〈台灣北部的史蹟與風物〉, 《臺灣文獻》 , 18:3, 1967,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41-48, 台北縣, 林衡道 著 , 〈宜蘭縣寺廟衹神支分析〉, 《臺灣文獻》 , 22:2, 1971,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9-22, 宜蘭縣, 林衡道 著 , 《台灣寺廟大全》 , 1974, 台北市: 青文出版社, 林衡道 著 , 〈台中市的古蹟〉, 《臺灣文獻》 , 27:2, 1976,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272-284, 台中市, 林衡道 著 , 〈彰化的古廟〉, 《臺灣風物》 , 26:1, 1976,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頁83-89, 彰化縣, 林衡道 著 , 〈基隆的名勝古蹟〉, 《臺灣文獻》 , 28:1, 1977,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71-77, 基隆市, 花松村 著 , 《台灣鄉土續誌》 , 1999, 台北市: 中一出版社, 花松村 著 , 《台灣鄉土全誌》 , 1996, 台北市: 中一出版社, 侯怡泓 著 , 〈人群組織方式─從宗教與經濟行為看地緣群體〉, 《人類與文化》 , 18, 1983, 頁79-87, 南投廳 著 , 《南投廳寺廟調查書》 , 1915, 南投縣, 施振民 著 ,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36, 1973, 頁191-206, 彰化縣, 洪曉聰‧徐明福 著 , 〈烈嶼傳統聚落間領域關係的探討〉, 《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 , 3, 1993, 頁27-43, 金門縣, 洪麗完 著 , 〈清代台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 《臺灣文獻》 , 41:1, 1988,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63-93, 台中縣, 洪麗完 著 , 〈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與福客移墾關係〉, 《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 8, 1988, 頁26, 台中縣, 洪麗完 著 , 〈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與福客移墾關係〉, 《臺灣文獻》 , 41:2, 1990,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63-92, 台中縣, 省政府民政廳 編 , 《台灣省各寺廟登記表》 , 1983, 相良吉哉 編 , 《台南州祠廟名鑑》 , 1922, 台南縣, 相良吉哉 編 , 《台南州寺廟台帳簡冊》 , 1933, 臺南: 臺灣日日新報社台南支局, 台南縣, 研究組 編 , 〈台灣省各縣市寺廟概況一覽表〉, 《史聯雜誌》 , 8, 1986, 頁135, 徐雨村 著 , 〈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 《思與言》 , 34:2, 1994, 頁175-198, 雲林縣, 桃園廳 編 , 《桃園廳寺廟調查書》 , 1915, 桃園縣, 烈 編 , 〈新竹市文獻採訪錄(八)學宮、寺廟、齋堂〉, 《新竹文獻會通訊》 , 17, 1954, 頁298-308, 新竹市, 郝繼隆 著 , 〈台北市古亭區宗教組織分析〉, 《社會建設季刊》 , 1, 1969, 頁148-154, 台北市, 高橋晉一 著 , 〈消費蕩盡醮祭─地域社會祭〉, 《台灣》 , 1995, 東京: 河出書房新社, 頁221-227, 高麗珍 著 , 〈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 1988, 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麗珍 著 , 〈松柏嶺受天宮進香的時空律動〉, 《思與言》 , 34:2, 1996, 頁235-254, 高麗珍,林秀英,楊惠文 著 , 〈民俗宗教主祀神祇分布試探─以雲林縣為例〉, 《地理教育》 , 13, 1987, 頁141-155, 雲林縣, 涂順從 著 , 《南瀛古廟誌》 , 1994, 台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台南縣, 康豹 著 , 〈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台灣瘟神與王爺信仰之分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70, 1991, 頁95-209, 屏東縣, 曹永和 著 , 〈士林寺廟志〉, 《民俗台灣》 , 1, 1990, 台北市: 武陵出版社, 頁185-196, 台北市, 莊芳榮 著 , 〈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 1987,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英章 著 , 〈廟宇與鄉民生活─一個漁村的個案研究〉, 《中國民族學通訊》 , 12, 1971, 頁11-12, 莊英章 著 , 《林圮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 , 1977,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八號, 莊英章 著 , 〈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 《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 1989,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編, 頁223-240, 新竹市, 莊英章 著 , 《家庭與婚姻》 , 1994,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淑娟 著 , 〈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 1991, 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明 著 ,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 《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 36, 1975, 頁165-190, 彰化縣, 郭壬祥,姚曉天,彭紹周 著 , 《台灣寺廟誌第二輯》 , 1986, 台北市: 清流, 台南市, 郭金龍 著 , 〈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 《史聯雜誌》 , 1:1, 1996, 頁91-107, 郭金灑 編 , 〈台南縣第三次寺廟總登記〉, 《南瀛文獻》 , 19, 1974, 頁118-157, 台南縣, 郭時銘 著 , 〈北埔傳統聚落空間之歷史論述〉, 《中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 1995, 郭銀漢 著 , 〈鹽水鎮的民間宗教信仰〉, 《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學報》 , 4, 1987, 頁155-191, 台南縣, 郭銀漢 著 , 〈祭祀圈與社區意識〉, 《社會福利月刊》 , 118, 1995, 頁24-30, 陳文尚 著 , 〈大厝宅中神明匾景域的理解與詮釋〉, 《第一屆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5, 台北市: 師大文學院, 頁597-622, 陳文德,陳明終 著 , 〈大甲鎮現有寺廟調查〉, 《臺灣文獻》 , 34:1, 1985,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59-162, 台中縣, 陳宇卿,蔡兆冀 著 , 〈新埔的開發沿革與宗教信仰〉, 《臺灣文獻》 , 32:2, 1981,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71-183, 陳安然 著 , 《台灣寺廟寶鑑》 , 1979, 高雄市: 理工學院, 陳宏良 著 , 〈淡水鎮的廟宇巡禮〉, 《文化台灣》卷二 , 1996, 台北市: 臺灣宗教文化工作室, 頁353-367, 台北縣, 陳志榮 著 , 〈主母廟與庄頭廟的互動關係─以宜蘭五結地區為例〉, 《儀式、廟會與社區》 , 1996,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頁229-248, 宜蘭縣, 陳其懷 著 , 〈雲林縣志稿人民志宗教篇〉, 《雲林文獻》 , 11, 1977, 頁1-264, 雲林縣, 陳炎正 編 , 《臺中縣寺廟大觀》 , 1989, 台中縣豐原市: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台中縣, 陳信雄 著 , 〈從廟宇的發展窺視澎湖的開拓史〉, 《成大歷史學報》 , 20, 1995, 頁229-272, 澎湖縣, 陳清誥,謝石城 著 , 《台南縣市寺廟大觀》 , 1963, 高雄市: 光台文化, 台南縣, 陳慧蓉 著 , 〈台灣的都市發展與寺廟祀神的研究〉, 《台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 , 24, 1981, 頁43-65, 陳憲明 著 , 〈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 《第一屆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4, 台北市: 師大文學院, 頁523-543, 澎湖縣, 彭明輝 著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 , 1995, 台北縣板橋市: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台中縣, 彭賢權,陳運棟 著 , 〈苗栗縣寺廟概況表〉, 《苗栗文獻》 , 1:3, 1982, 頁47-94, 苗栗縣, 曾玉昆 著 , 〈高雄市各廟宇及各廟主神的分類研究與各寺廟的沿革小志〉, 《高雄文獻》 , 18-19, 1984, 頁269-355, 高雄市, 曾慶國 著 , 〈彰化七十二庄〉, 《臺灣文獻》 , 47:1, 1996,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01-102, 彰化縣, 植野弘子 著 , 〈台灣南部王醮村落──台南縣一祭祀圈村落關係〉, 《漢學研究最前線》 , 1988, 頁64-82, 台南縣, 項茂松 著 , 〈澎湖的寺廟〉, 《關係我》 , 43, 1992, 頁77-79, 澎湖縣, 黃士娟 著 , 《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 , 1998, 桃園縣中壢市: 中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 黃子堯 著 , 《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關係變遷之研究》 , 1999, 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黃文博 著 , 〈台南縣西南路沿海地區的廟會型態與特色〉, 《南瀛文獻》 , 33, 1988, 頁132-145, 台南縣, 黃有興 著 , 〈澎湖民間信仰初探〉, 《臺灣文獻》 , 38:2, 1987,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51-113, 澎湖縣, 黃有興 著 , 《澎湖民間信仰》 , 1992, 台北市: 台原, 澎湖縣, 黃克武 著 , 〈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 《臺北文獻》 , 45,46, 1978, 頁387-410, 台北縣, 黃厚源 著 , 〈楊梅鎮寺廟查訪〉, 《臺灣文獻》 , 28:4, 1977,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120-128, 桃園縣, 黃郁文 著 , 〈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 1990, 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黃郁文 著 , 〈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 《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 1995, 台北市: 編著, 頁241-248, 彰化縣, 黃清漢 著 , 〈最親還是圈內人─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分析〉, 《三台雜誌》 , 14, 1987, 頁26-36, 黃清漢 著 , 〈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 1987, 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勝雄 著 , 〈民俗宗教建築及活動土地使用秩序問題 之探討-以台北市媽祖廟為例〉, 1992, 中興都計所碩士論文, 黃德乾 著 , 〈台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 《臺北文獻》 , 1, 1962, 頁67-76, 台北縣, 新竹廳 著 , 《新竹廳寺廟調查書》 , 1915, 新竹縣, 新覺生 著 , 〈中市寺廟簡介〉, 21:6, 1983, 頁20-22, 台中市, 溫振華 著 , 〈光復以前景美地區的民間信仰〉, 《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 , 1986, 高雄市: 編者, 頁1-10, 台北市, 溫振華 著 , 〈清代台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 《臺北文獻》 , 88, 1989, 頁1-42, 台北縣, 董乃正 著 , 〈台北的寺廟教堂〉, 《旅行雜誌》 , 95, 1973, 頁46-49, 台北市, 嘉義縣市寺廟大觀編刊委員會 編 , 《台灣省嘉義縣市寺廟大觀》 , 1964, 台南縣新營市: 文獻出版社, 嘉義縣, 嘉義廳 編 , 《嘉義廳社寺廟宇關取調書》 , 1915, 嘉義市: 編者, 嘉義縣, 廖財固,駱為光 著 , 〈艋舺龍山寺之祭祀圈〉, 《師大地理教育》 , 19, 1993, 頁189-204, 台北市,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編 , 《臺北市寺廟概覽》 , 1994, 台北市: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 , 《重修台灣省通志‧住民宗教篇》 , 卷三, 1992,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枝萬 編 , 〈台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 《臺灣文獻》 , 11:2, 1960,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37-236, 劉枝萬 著 , 〈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 《南投縣文獻叢輯》 , 9, 1961, 南投縣: 南投縣文獻會, 南投縣, 劉枝萬 著 , 〈清代台灣之寺廟〉, 《臺北文獻》 , 4,6, 1963, 頁101-120、45-110、48-66, 劉枝萬 著 , 〈台灣的寺廟調查〉, 《考古人類學刊》 , 27, 1966, 頁93-95, 劉枝萬 著 , 〈台灣台南縣西港鄉瘟醮祭典〉,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47, 1979, 頁73-169, 台南縣, 劉敏耀 著 , 〈地理對澎湖聚落空間的影響〉, 《中原建築所碩士論文 , 1995, 澎湖縣, 劉還月 著 , 《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 , 1999, 台北市: 常民文化, 增田福太郎 著 , 〈台灣寺廟巡歷─嘉義郡〉, 《南瀛佛教》 , 11:1, 1933, 頁8-14, 嘉義縣, 潘朝陽 著 , 〈宗教、寺廟、後龍溪谷地通俗信仰的區域特色〉, 《師大地理教育》 , 6, 1980, 頁79-93, 潘朝陽 著 , 〈新竹縣地區通俗宗教的分布〉, 《臺灣風物》 , 31:4, 1981, 台北縣板橋市: 臺灣風物雜誌社, 頁27-50, 新竹縣, 潘朝陽 著 , 〈台灣民俗宗教分布的意義〉, 《師大地理研究所報告》 , 12, 1986, 頁143-178, 潘朝陽 著 , 〈苗栗嘉盛庄村廟的空間配置及其內涵〉, 《師大地理研究所報告》 , 16, 1990, 頁247-275, 苗栗縣, 潘朝陽 著 , 〈石圍墻莊的建莊及其神聖空間〉, 《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5, 台北市: 師大文學院, 頁623-636, 蔡主恩 著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地理分布及其土地使用之研究〉, 私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相煇 著 , 〈台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 《簡牘學報》 , 8, 1976,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相煇 著 , 〈台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 《簡牘學報》 , 8, 1979, 頁317-336, 鄭吉成,王彥妮 著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祀圈之研究〉, 《地理教育》 , 20, 1994, 頁41-68, 台北市, 鄭志明 著 , 《台灣民間宗教結社》 , 1998, 嘉義縣: 南華管理學院, 賴子清 著 , 〈南市寺廟神歷〉, 《臺南文化》 , 新10, 1980, 頁180-213, 台南市, 賴子清,蔡水震 著 , 《嘉義寺廟誌》 , 1974, 嘉義縣: 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 謝國興 著 , 〈續修臺南市志‧宗教志〉, 1996, 台南市: 臺南市政府, 台南市, 鍾秀清 著 , 〈艋舺的街市形成與民間信仰〉, 《民俗曲藝》 , 43,44, 1986, 頁8-31、4-42, 台北市, 瞿海源 著 , 《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 , 1997, 台北市: 桂冠, 關華山 著 , 〈台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49, 1980, 頁175-215, 鸞友雜誌社 著 , 《台灣寺廟全集》 , 1977, 台中市: 鸞友雜誌社,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 編 , 《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 , 1996, 雲林縣: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 , 《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 , 1998,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